耕读传家长——我的爷爷我的故乡
黄舒云

题记:“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席慕蓉的这句诗,用来形容年逾八旬的爷爷的心境是最恰当不过了。爷爷退休后随儿女们到城里生活已二十多年了,但故乡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却经常在爷爷的闲聊中屡屡提起。作为00后的我,就这样耳濡目染地感受到一片情怀,体会到一种精神,触摸到一段家史……

苦水中泡大的孩子

1936年冬天的一个晚上,爷爷呱呱坠地在赣南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宁都县田头乡璜山村。据家谱记载,我们的祖先自北宋嘉祐年间从福建邵武迁徙至此[1],就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村庄四周群山环绕,古木参天,粉墙黛瓦的江南民居点缀其间,真的像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爷爷黄学优

然而,对爷爷来说,山水画般的环境背后却是一段异常辛酸的故事。爷爷的爷爷有三兄弟,因家贫把最小的老三卖给了邻村本家为继子[2]。兄弟俩从未进过校门读书,分家时爷爷的爷爷只分到一间8平方米的破旧土坯房和0.375亩旱地(即三箩谷田)。因老实本分,又无土地,所以爷爷的爷爷一生只能给别人打短工及靠养鸭生蛋卖为生。因为穷,直到35岁才结婚,一辈子只生养了一个男孩,这个男孩便是我的曾祖父。


爷爷小时候住的土坯房

曾祖父是一个忠厚老实的地道农民。因家贫无靠,幼年便跟随外婆一起生活。七岁起便给人放牛、刈草、砍柴,吃尽了苦头,一直到十八岁才回自己家。回家后分别给两家地主做了八年长工,尝尽了世间艰辛。因为曾祖父身材高(1.83米),力气也大(能挑300多斤重),以后就当起了挑夫。每年的下半年就从老家挑花生油到福建长汀去卖,再从长汀挑食品回老家卖,每趟来回可赚点钱维持生活。挑担看似体力活,其实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若路上遇到土匪不仅钱物要被抢掉,而且还有生命危险。由于曾祖父的勤劳,除了挑担做生意赚点钱外,一有空还开荒种地,他一生先后开垦荒地变为水田的有二亩多地。这样,一家的生活勉强维持,并且娶妻成了家。

曾祖父一生心地善良,态度和蔼,乐于助人,只要邻居有困难他都能前去出力帮助。有一次村子里有个邻居患疾病急需用轿子抬去30多里的地方去请人治疗,当时还差一个轿夫,他知道后二话没说,跑过去抬起病人就走。后来病治好了,患者家属说要给他工资,曾祖父坚决不收,并说:“若要你的钱,我就不会来帮忙了。”还有一次,本村有一个庵叫金牛寺,重修时要印经书,需要印纸,曾祖父知道后便一人走路前往邻县买了一担(十卷)印纸回来。当家的主持说要给纸钱,曾祖父也执意没收分文。所以,村里人都说曾祖父是一个人好、心好的人。

本来由于父母的勤劳,爷爷的童年过得也还温暖幸福。但天有不测风云,爷爷八岁那年的端午节,发生了一件让爷爷至今说起都会哽咽落泪、痛苦无言的事情。那天下午,很多都去捡闹塘鱼子(即用石灰水或木麸撒在水塘里搅动,塘里的各种小鱼子就会翻起来死掉,大家便可以捡回家吃)[3],曾祖母也带着爷爷一起去门前的塘里捡,曾祖母在岸上用鱼具捞,爷爷在旁边看,没过多久便捞到了二斤多,便高兴地回家做晚饭吃。不料吃过晚饭不久,曾祖母就觉得肚子有点痛,便睡在床上,后来越痛越厉害,最后痛得打滚。在解放前那个年代缺医少药,乡亲们都束手无策,结果只有眼睁睁地看着她离开人世。听爷爷说,曾祖母去世时年仅29岁,可能是急性阑尾炎发作导致的。从我懂事的时候起,每年清明都会陪爷爷奶奶回老家扫墓,在曾祖母那方小小的坟茔前,爷爷总要带着大家细细地拔草,静静地挂纸,默默地肃立良久……。

曾祖母去世后,爷爷成了一个没妈的孩子,经常啼哭。为了生计,曾祖父终日外出劳作,好在老太爷老太太日夜带着爷爷,给了幼小的爷爷些许慰藉和温暖。可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在曾祖母死后不到一个月,老太太又去世了。这不仅在精神上给爷爷家带来了重大的打击,在经济上也给家里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为了掩埋曾祖母和老太太,只好向亲朋和邻居借贷。当时家里只有三个男的,为了有个妇女料理家务,当年曾祖父又只有再借贷娶了邻乡的一个寡妇为妻。爷爷的继母一生吃素信佛,也无生养,是个小脚女人,但幸运的是,对爷爷还是蛮好的。

清苦的日子没过几年,老太爷又因病去世。这样,家里的生活便愈加艰难困苦。由于家庭的接连不幸,从此经济上的沉重负担压得喘不过气来,年年还债,爷爷家里的生活跌入了最低谷。解放后,在1966年上半年的社教运动中,工作组召开的全村诉苦大会上,要我曾祖父在大会上发言,曾祖父因无文化,心情也过分激动,只好从家里抱出一条用针线缝了又缝,补了又补,由许多块组成的既破旧又坚硬的破棉被,满眼泪水地说:“解放前苦呀!苦呀!真苦呀!”一闻此言,许多乡亲都有同感,纷纷流下了难过的眼泪。解放后,党和政府的政策好,爷爷家终于分到了田。为了改善生活,十三岁的爷爷在家种了三年田。爷爷后来说,作田三年,既尝到了作田的艰辛,但也学到了部分农活,若论莳田插秧,爷爷当年还是村里的能手呢。

曾经的学霸爷爷

小小年纪就历经诸多苦难的爷爷,有着与他年龄不相符的成熟。读书,那个似乎与生活现状和时代不能联系到一起的字眼,却成了他的愿望和梦想。

在旧社会,许许多多贫困家庭都挣扎在温饱线上,读书那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爷爷这样的家境就尤为如此。我曾经问过爷爷,想知道我们家祖上有没有出过读书人。爷爷说,他所知道的五、六代之内都没有一个念过书,不少人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识。也正是因为没文化、不识字,老太爷和曾祖父为此吃了许多亏,甚至还卖了一亩田,事后每每说起都心痛不已。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我们的祖上留下了十几亩公田,均租给别人耕种,每年收取的田租用作族里祭祖、聚餐及助学等。这样就要有专人管理,族人商定轮流管理,每年账目公开。有一年轮到我们家管理,而老太爷、曾祖父没文化,既不会写也不会算,结果账目不清,亏空甚大。无奈之下,曾祖父只好卖了自己的一亩地,才算弥补了这个窟窿。

但听爷爷说,我们家的一个远祖名叫黄谅,号南阳先生,是北宋中期一个满腹经纶的隐士。早年及第后外出为官,因看不惯朝廷昏庸、奸臣当道,遂放弃功名利禄,回到家乡隐居金牛寺,创办“牛石山房”书院[4]。因其以行谊励身、以道学课世,四方名士纷至沓来、师从门下,据家谱记载,赣南历史上第三个状元谢元龙就是他的弟子。前些年,爸爸还带我到老家的山上找寻“牛石山房”书院的遗址,可惜只剩下一些残垣基石,难觅当年盛况!但我却开心地认为,我们家族还是有读书的种子,而且基因强大哦。

不过,调侃归调侃,因家境贫寒,爷爷十来岁时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盲童”。幸运的是,抗战时期蒋经国先生任赣南专署专员,在赣南大力推行新生活运动,当时积极倡导的“人人有书读”之风逐渐吹到我们村里[5]。那时村里有一个私塾学堂,就设在爷爷家屋后的祠堂里。私塾老师是邻村的本家,叫黄作玉先生,在当地是位较有名气的老师。看到同伴都去报名了,爷爷也哭着跟曾祖父说要去报名。曾祖父和老太爷商议后说:“伢崽愿意去读就让他去报名,我们家祖祖辈辈没有一个进过学堂们,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识,因为没文化吃了不少苦头。”他们还说:“学租每年只要一担谷子(100斤),我们就省吃俭用苦一点,让他学到点文化免得以后再受欺负。”就这样,老太爷就带着爷爷到鳌山祠私塾堂报名。爷爷清楚地记得,那是1945年春暖花开的一个日子,他终于高高兴兴地走进了学堂。也正是因了这个日子,我们家终于与知识结缘、与文化相遇……。


爷爷就读的鳌山祠私塾堂

私塾老师年逾花甲,身材挺直高大,穿长袍、戴眼镜,手拄拐杖,说话慢条斯理。他一听爷爷来报名入学,就说先去拜孔夫圣人,这是入学时的规定。在三天之内交清学租(一担谷子)再发书及笔、墨、纸、砚。爷爷记得第一本书发的是《三字经》,老师每天点一段,学生要反复背诵,第二天要背给老师听,背下后老师又点下一段。就这样,老师不断地点,学生不断地背,到一本书全部背完了,再发给第二本书《百家姓》,也像这样老师点学生背。到了每月的农历初一和十五要把学过的书从头至尾背给老师听,若背得到再发书,背不到则罚跪,并用戒尺打手掌。若还背不出,则不再发新书。爷爷说,幸好他的记忆力不错,老师每次点的书皆能背得出,所以从未罚跪和挨打,一年时间爷爷把几本书全读完了。读这些书,老师没有讲解其意,只是叫学生死背硬纪。老师说,你们年纪小,要等到读“四书”、“五经”的时候,我才会给你们讲解的。

爷爷在私塾的启蒙学习大约持续了两年多时间。就在这个时候,本村一位抗战胜利后解甲还乡的国民党旅长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族人文化水平,在村里创办了私立璜山小学。所学的皆为新式的语文、数学等,与私塾完全不同,所有本族子弟皆免费入学。爷爷在这所新式小学读了近两年时间,由于时局动荡,随着解放的临近,学校也就自动解散了。

学校解散后,13岁的爷爷跟着曾祖父在村里种了三年田。时间到了1953年的正月,爷爷的一位远房姑妈来我们家做客,她住在墟上,与曾祖父闲聊时说:“哥,现在解放了,国家正在建设,到处都要读书人,学优(爷爷的名字)有基础,你怎么不叫他来长胜读书呢?我家背后就是学校,吃住可以在我家。”曾祖父说:“吃住在你家不要,因为你家开店做生意怕不能按时吃饭影响学习,要学就干脆让他做寄宿生,吃住都在学校。”爷爷听他们这样说,当时就喜出望外。心里想,三年在家种田非常辛苦,现在有机会读书了,一定要认真学习。过了元宵节爷爷便高兴地来到墟上姑母家,当日她便带我爷爷到小学报到,老师问爷爷读几年级,爷爷斗胆地说读五年级。一进去第一学期结束时,考的不大理想,语文只考到68分,算术只考到60分。接着爷爷刻苦学习,同学睡了爷爷一个人还在教室里看书做算术题,每天天刚蒙蒙亮爷爷就起床去朗读语文课本,上课时爷爷集中精力听懂老师的讲课。就这样六年级的上学期结束考试时,爷爷的成绩达到了班上的中上水平,毕业考试时爷爷的语文成绩全班第一,算术成绩全班第二。小学毕业后爷爷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宁都初中,在初中的三年,爷爷分别担任过班上的学习委员、班长和团支书。因表现好,学习成绩优秀再加上家庭困难,所以学校评给爷爷丙丁助学金,伙食费基本上不要自己交。1957年初中毕业后,爷爷本想读高中考大学,但因家贫,曾祖父让爷爷报考宁都师范,好早日出来工作以减轻家里的负担,爷爷只有违心地服从。1960年宁都师范毕业后,因品学兼优,学校又将爷爷保送到赣南师院读了大学。


爷爷和他的大学同学

听爷爷说,曾祖父因出身贫苦,一生没读过书,深知没文化的痛苦,所以他对爷爷读书特别支持。爷爷记得,他读初中的时候缺钱交学费及买必要的生活用品,曾祖父就把家里作田的锄头卖掉两把,换钱供爷爷上学。以后爷爷学有所成,成了当时全村解放后的第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分配了正式工作,端上了国家的铁饭碗,全村人都以羡慕的眼光和口气称赞道:“才富公(村里人对我曾祖父的尊称)教子读书出了头了!”曾祖父去世已二十多年了,但他卖掉锄头供儿读书的故事,至今还为家乡人津津乐道。曾祖父的行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全村,数十年来许多家庭都克服困难,想尽办法,倾其所有,供子女们读书上学,“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风气在小山村蔚然成风。听二伯讲,现在村里每年都有一、二十个学生考上二本以上的学校。[6]

晚年的曾祖父跟随曾祖母皈依佛门,常住寺庙,直到1995年冬去世,享年89岁。曾祖母则早曾祖父三年去世的,享年83岁。这些老人我都未曾见面,但他们的作为和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晚辈敬仰和怀念!

难忘的峥嵘岁月

1962年,爷爷赣南师院毕业后被分配到于都县仙下中学任教,担任初二(一)班的语文老师。同爷爷一起分配到该校工作的共有四个年轻人,其中两个是江西师院毕业的,两个是赣南师院毕业的。该校校舍比较简陋,两个人一个房间,寝室只隔一扇墙,所以除了上课备课及批改作业外,其余时间四个年轻人都在一起谈工作说理想。几乎每隔二三天下午上完课后学校都会组织一场篮球赛或乒乓球赛,每到星期天还一同上街玩或到河边山上走一走。那时国家处于困难时期,生活虽然过得艰苦,但大家的心情还是非常愉快的。不仅四个年轻人团结得像兄弟一般,而且和校领导、同事的关系也非常融洽。在仙下中学的一年里,爷爷工作积极认真,教学方法较好,学生成绩普遍有进步,深得同学们的喜爱和校领导的肯定。1963年上学期结束前,赣州地委决定,鉴于当时国家经济困难,外县老师一律可以调回原籍县工作。校长王奇单独叫爷爷到他办公室,拿着办好的介绍信握着爷爷的手说:“黄老师,不是上级有这样的政策,我是真舍不得你走的。”黄校长的几句肺腑之言,让爷爷至今还记忆犹新、倍感温暖!就这样,爷爷在当年暑假回到了老家——宁都县长胜中学工作。

开学后,学校安排爷爷担任初二(2)班的语文老师并兼班主任。爷爷心想,现在环境改变了,学校规模更大了,学生更多了,竞争也更激烈了,即使不能争上游,但也绝不能落后!带好班首先得抓好纪律,于是爷爷先从班干部和小组长抓起,要求他们要带头遵守纪律,按时起床,按时睡觉,准时参加早操,上课不能迟到早退,处处要起模范带头作用。对个别顽皮学生,从关心爱护出发,耐心教育,春风化雨般地使其改正缺点、不断进步。由于方法得当,全班同学在学习成绩、遵规守纪等方面都比上一学年有了很大的进步,多次得到学校领导的肯定和表扬。1964年下学期爷爷又担任初二(1)班的语文老师并兼班主任,爷爷又按照上一届的教育方法去教育学生,收效也甚佳。爷爷还记得,这个班在初一时有个毛病,即晚上睡觉纪律差,生活委员也管不了,这样不仅影响了本寝室同学的睡眠,而且也影响了隔壁的同学。爷爷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曾一度亲自到该寝室(一个大通铺)同他们一起睡了三个晚上,并对几个喜欢说闲话不按时作息的学生进行耐心地教育帮助。由于爷爷的言传身教,又和学生打成一片,同学们的毛病很快就改正了,班上的风气也为之一新。

在教学方面,为了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爷爷认真地钻研教材,努力备好每一节课,对每一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写作技巧、字词句等都要深刻理解和努力钻研,有时反复推敲至深夜。由于备好了课,讲起来也就得心应手,通俗易懂。所以每次爷爷上课时,学生在教室门口老远看到了爷爷,都会叫喊着:“黄老师来了,快快快进教室。”[7]这么一叫,充分说明了同学们喜欢听我爷爷讲课。听爷爷讲这段往事时,我看到爷爷清澈的眸子里闪烁着光芒,神情是那么的“得瑟”!

在长胜中学任教的二年里,爷爷与学生们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感情,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爷爷的学生们还经常来电问候,有时还邀请爷爷奶奶外出聚餐,想想都是一件令人倍感欣慰的事情,因为那些“老学生”也已70多岁了。

由于思想进步,立场坚定,工作积极,在1965年冬爷爷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年底组织上便把爷爷调任长胜小学校长。上任不久,“十年浩劫”就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中国的每一个角落,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文化大革命刚开始的时候,爷爷的态度比较“消极”,他认为小学生年龄小,无需停课闹革命,应以学习为主,学好了文化知识,将来才能为国家为人民多作贡献。爷爷还幽默地说:“毛主席不是叫小朋友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嘛,我们要听毛主席的话,所以不能停课。”[8]同时,也动员老师们要安下心来认真教学。

但随着文化大革命运动的进一步深入,爷爷已自身难保了。随着造反派的第一张大字报的贴出——“把执行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走资派黄学优(我爷爷的名字)楸出来!”爷爷就被关在一间昏暗狭小的房子里,不准与任何人接触,天天写检查材料。爷爷写了八十多页的材料还说我写的不深刻,这时造反派头头便启发爷爷说,对于你的前任校长的错误你一点也没有揭发。这时爷爷才明白,他们要搜集一些所谓的“黑材料”来整前任校长。但爷爷知道前任校长是一个党性原则强、正直能干的人,说什么也不能昧着良心、落井下石,做黑白颠倒之事。于是爷爷便一口咬定说,没有和他同事过,平常也没有什么联系,你叫我揭发什么呢,我的确是嘴里无饭嚼不来!听着爷爷这番话后,造反派头头知道得不到什么信息,也就灰溜溜地走了。事后爷爷才知道,是因为造反派头头以前教学不认真,学生成绩和纪律又差,前任校长曾几次严厉地批评过他,所以怀恨在心,借着文革的机会来泄私愤图报复。想想这真是一个卑鄙无耻的小人!

“十年浩劫”给我们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损失,出现了许多千奇百怪的现象。爷爷就经历了一次因“文”获罪的事情。爷爷说,文革初期,学校要出一期墙报,爷爷写了一首歌颂祖国的诗,其中有一句是“过去的放牛娃,现在当家做了主人”,结果被一个别有用心的同事揪着不放,说爷爷在污蔑政府和社会,害得爷爷作了好一阵子检查。唉,那真是一个荒唐的年代。

由于爷爷根正苗红,工作能力强,又写得一手好文章,1968年下半年组织上又将调到长胜公社任秘书。从事业单位到行政单位工作,工作性质完全不同,以前面对的是学生,现在面对的是广大的百姓及社会上各方面的人,爷爷更是兢兢业业、克己奉公。在公社(改革开放后改为乡镇)工作的那段时间里,爷爷曾多年担任党委秘书和乡镇领导,手里还握有不小的“微权力”。特别作为一个党委秘书手中掌握着党委和政府的两枚大印,大小事都要经爷爷手中办理。虽然工作繁忙,每天从早上起一直忙到晚上十一点左右,但爷爷还是任劳任怨把每件事情认真做好。在工作中爷爷坚持原则,公道正派,按政策办事,能办的事就办,不能办的事就坚决不办,不管对谁都一视同仁。比如有一次,一对青年男女来办理结婚,因未到婚龄爷爷没有办理,后来他们找到公社书记的老婆帮忙说情,爷爷向她详细解释后,还是坚持不给办理。[9]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风潮也随之而来。面对各种诱惑,爷爷给我们讲述过一个他拒收贿赂的故事。改革开放初期,有一位老板送来块日本进口的枫叶牌自动表给爷爷,仅仅要求给他出一张住宿证明,爷爷想,出一张住宿证明不违反政策,就给他开了,但手表爷爷坚决不肯收下。临走时那位老板连声道谢,爷爷说不要谢,这是应做的份内工作。爷爷就是这样一个人,做本分的事,做本分的人,直到他光荣退休。

爷爷一辈子,经历了许多事情,明白了许多道理,可谓是一个又一个时代的缩影。年逾八旬的他身体健康,精神依然矍铄,信念依然不变。他经常感慨地对儿女们说,你们赶上了好时代,靠自己的努力有了一份体面的工作,家家都住上了宽敞明亮的钢筋水泥房,出门都有了小车,现在我们全家已由农村迁到了城市,由贫穷走上了小康,由祖辈文盲成了个个有文化,这一天翻地覆的变化,归根结底要感谢共产党,感谢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国人民创造的新时代,我们一家人要时刻铭记:永远热爱党,永远跟党走!


现在的爷爷和奶奶

附录

作为一名高三的学生,时间是极为宝贵的。看着教室里每天都在更新的距离高考天数,我深深地知道自己的奋斗坐标和青春梦想!但这不影响我满腔热情地参加北大历史系主办的“首届北大燕园杯中学生历史写作活动”,这既是兴趣使然,更是使命所在。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强调,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对党如此,对国如此,对家亦如此。我是一个出生长大在城市里的00后,祖祖辈辈生活过的故乡,对我而言,仅仅是一个清晰又模糊的地理名词。爸爸笑我,你不是宁都人了,因为你连宁都话都不会说!细细想想,还真是如此。然而,心有不甘,我的根在哪?我的故乡有什么样的风土人情?长辈们又有怎样的如烟往事?一切的一切都不得而知。直到有一天,我静静地翻开一本纸张泛黄的家谱,打头的便是“水有源,木有本”这句话,哦,我的根原来在这呢。于是乎,我就将这次写作的主题确定为“家庭长辈的往事”——重点讲述爷爷的生平故事。

从历史研究的角度来看,我的选题属家史类范畴。近几个月来,我的研究主要是通过收集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并结合实地考证等手段来展开。

在第一手资料的收集方面,重点是对事件的亲历者——爷爷进行访谈,值得庆幸的是,八十多岁的爷爷身体健康,耳聪目明,记忆力那是相当的好,他的讲述让我掌握了大量的、详实的第一手资料。我在梳理过程中,一旦遇到不清楚或需要补充的地方,比如“文革”在基层开展的实际情况和公社干部的主要工作任务等等,爷爷还亲自“操刀”,手写了不少补充材料,讲述之完备,文笔之流畅,让我惊喜万分,收获甚多。可以这么说,爷爷是我这篇拙文能够写就的最大“功臣”。对爷爷的访谈前前后后进行了9次,基本上是靠周末的时间完成的。

在第二手资料的收集方面,主要是查阅了一些文献资料,比如《黄氏家谱》、《黄峭山后裔与客家文化》、《宁都县志》、《蒋经国在赣南》等书籍。通过对这些书籍的阅读和研究,既佐证了爷爷的一些观点和论述,又使自己的“家史观”的视野得到了较大的开拓和升华,看清楚了家与国、家族与社会其实是息息相关、紧密联系的。比如爷爷解放前后之所以有两次上学的机会,表面上是自己的争取和长辈的支持,实质上都和当时的社会大背景、大局势有关。在实地考证方面,得到了爸爸的大力支持,我们利用国庆放假的时间,驱车数百公里回到宁都县田头乡璜山村,实地察看了爷爷的祖屋、祖屋旁的门楼以及爷爷读私塾和小学的房屋,第一次到村里后龙山上踏寻宋代“牛石山房”书院的遗址。对我而言,这既是确保历史作文真实性和完整性的需要,更是一次短暂而难忘的寻根之旅。因为只有双脚踏上那片故土,双手触摸那一扇扇古老的门框时,我才真正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沧桑、时空的交错和变迁!当然,在实地考证上,也留下了一些遗憾。由于动身迟了两年,爷爷解放后就读的小学已全部拆除,建成了一个乡镇农贸市场,爷爷当老师时在村里老祠堂墙壁上用毛笔书写的毛泽东语录也因祠堂重修而无处可寻了。

行文至此,不禁想起唐太宗李世民的一段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就“人”而言,长辈们的生平往事真真切切地教会我,人生无论顺逆穷富,都要心存善念、正直向上,敢于拼搏奋斗,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天地。就“史”而言,在党的十九大开创新时代的今天,尽管中华民族过去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但只要我们永远跟党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我们就一定能够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把“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变为活生生的现实。这既是长辈们的美好愿景,更是我们年轻一代责无旁贷的神圣使命!

谨以此文献给我亲爱的爷爷和我伟大的祖国!


本文是首届“燕园杯”中学生历史写作大赛特等奖原创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