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清末民初是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其中的教育变革有着深刻的背景与影响。雅礼中学的创办是湖南教育近代化发展史具有里程牌意义的事件,早期的雅礼传承了美国耶鲁大学的精神,其创办是西学东渐与传教士影响的结果。雅礼教育的发展既继承了传统文化的成就,又充分吸收了西方文化的特点。其办学具有进步性、封闭性、落后性等特点。从雅礼中学的创办及早期发展可以看出,清末民初的教育,具有对传统教育的继承与发展性,进步与局限的并存性,社会形势与教育影响的相互性,文化侵略与文化交流的并存性,发展的不平衡性与影响深远等特点。
本文以雅礼中学的创办与早期发展为例,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法、计量法等方法,并运用唯物史观、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等进行研究。
【关键词】清末民初 教育发展 雅礼中学 西学东渐
绪论
长沙市雅礼中学由美国雅礼协会创办于1906年,其前身是“雅礼大学堂”。由于办学条件、学生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学堂实际开设的是大学预科,教学水平相当于今天的中等教育。雅礼中学最初的校址在今长沙西牌楼[1],1916年起陆续迁至长沙麻园岭[2]。在创立雅礼中学之后,雅礼协会在湖南陆续创办了雅礼医院(1906)[3]、雅礼护校(1911)、雅礼大学(1914)[4]等机构。在雅礼大学成立之后,雅礼的中学教育与大学一起运行,直到1920年遵照当时的学制要求增设中学部[5],使二者各自成为独立办学实体。
本文所指的“雅礼中学”,仅指1906-1916年间雅礼协会在华办学的中学教育部分。
第一章 雅礼创办的历史背景
雅礼中学的创办是湖南教育近代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标志,这是外国人在湖南兴办教育的滥觞,深刻影响了湖南教育的发展与社会发展进程。雅礼中学的创办有其特定的、深刻的历史背景。
一、西学东渐与传教士的影响
1582年,利玛窦来华,拉开了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播天主教的序幕,但随着其传教的进行,当时西方的科学精神与人文思想也被带到了中国。1811年,马礼逊在广州出版第一部翻译成中文的西方书籍,西学东渐进一步深化。鸦片战争之后,传教士在西学东渐中的作用逐渐退居次席,商人、外交官、留学生等成为西学东渐的主力。
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中国的自然科学得到了发展。在其早期出现了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李善兰的《代微积拾级》等著作。同时部分的中国上层人士对西方开始了解。到19世纪时,已出现了魏源的《海国图志》、徐继畲的《瀛寰志略》等传播西方知识的著作。这些著作的出现与中西交流的增多,推动了中国思想转变与教育发展。
传教活动的兴盛促进了面向中国传教的教会的兴起。典型的教会如圣公会、循道会等。雅礼协会创办的部分原因也是要向曾经在中国传教并与1900年死于义和团运动的,1892届耶鲁毕业生贺拉斯·特雷西·比特金致敬[6]。他们在中国传教的形式多样,创办新式学堂即为其中之一。这也推进了清末民初中国新式教育的发展。雅礼中学尽管不是一所严格意义上的教会中学,但其仍然受到了其深刻的影响。
整个西学东渐的过程围绕着富国强民、了解世界、救亡图存、民主革命、科学启蒙五个主题展开[7]。鸦片战争以后,西学东渐运动逐渐深化,在中国国内产生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等新观点,冲击了传统的以儒家学说为基础的旧式教育,新式学堂在维新变法时期出现并不均衡地发展。
留学生是西学东渐的重要载体。早期的留学生以自费为主,自发地在维新思潮的影响之下出洋学习西方的技术与思想。这之中典型的代表是第一位在耶鲁大学学习的中国人容闳。他回国后,积极向政府提议派遣留学生。他在《西学东渐记》中写道:“予意以为,予之一身既然受此文明之教育,则当使后予之人,亦享此同等之利益,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予后来之事业,盖皆以此为标准,专心致志以为之。”[8]在此背景下,1872年清政府选派第一批幼童留美,之后次年派出了第二批。在当时守旧环境之下,留学生的数量较少、受到社会观念的鄙夷,学习领域也局限于科技与工业技术方面。尽管在1881年清政府改变政策将其召回,他们对西学的传入仍起了一定的作用,如詹天佑为中国自主修筑铁路起了重要作用。留学生也影响了之后的留学活动。
二、清末民初教育思想与管理的转变
清末民初教育思想与管理的转变是一个曲折的过程。
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传统教育虽然受到了西学东渐与早期维新思想的冲击,但发展基本上束缚于传统儒学的框架。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强调三纲五常与人伦物理,忽视科学思想的传授。价值观念上以提高道德修养为主,在目的上以入仕做官为主,对象局限于上层阶级。由于八股取士的推行与文化控制的加强,教育与实践相脱离,严重滞缓了近代化的步伐,科技文化事业“万马齐喑”。
鸦片战争之后,随着一部分中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西方的教育随着外国列强的入侵与中西交流的深入,逐渐在社会上,尤其是在通商口岸通过不同方式传播,影响力逐渐提高。新式教育受西学东渐的影响,将东西方思想结合起来,在民族危机的时代背景之下承担着教育救国和思想解放的重担,也因此课程更为多样,在伦理道德的培养之外因教育目的不同有着近代西方科技、语言、社会科学等课程,贴近实践需要。在这一点上,新式学堂凭借其在教学理念、内容、方法、目标、管理方式等方面与传统学堂的不同,成为传播西方思想、开启民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并在与士绅阶层的合作中扩大了其影响力。与此同时,留学生,京师同文馆等新式教育元素在中国传统教育中不断出现,进一步发展了新式教育。但总体而言,这个时期新式教育与西方思想的影响力仍然较小。
维新变法运动之后,中国人从向西方“学技术”向“学制度”转变,新式教育的影响逐步扩大。1895年的“公车上书“运动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陆续施行了改科举、废八股,各地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等改革措施。这些措施尽管持续时间较短但客观上反映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推动了新式教育的发展与思想的解放。在此推动下,教育救国思想风起云涌,各地不均衡地兴起一次创办新式学堂的高潮。
进入二十世纪,中国的教育近代化逐渐加速。1904年,癸卯学制颁布,这个学制划分了初等、中等、高等教育的三个阶段,并对教育的课程设置、学校管理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学制中对于中等教育提出:“设中学堂5年,课程12门:修身、谈经讲话、中国文学、外国语、历史、地理、算学、博物、物理及化学、法制及理则、图画、体操等。”[9]这使得中国近代的中学教育从民间实践逐渐走上制度化的轨道。其也为私立中学的创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10]。1905年,清政府正式废除科举后,教育更趋于多元化,新式教育与私立中学发展进一步加快。
民国成立后,蔡元培发表了《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要求“德智体美食欲并重,而以道德教育为中心”[11]。教育部据此颁布了一系列学校管理的规程与统令。推行民主教育主张。但由于频繁的战争与统治的软弱,民国早期的教育主张并没有完全得到推行。但教育管理的制度化与近代化特征作为时代的潮流不可逆转,如1920年民国政府颁布新学制,雅礼中学部设立。
而在思想上,自近代化起步以来,尤其是科举制被废除以来,教育思想、目标等发生了重要的转变。在教育思想方面,除在儒家思想之外,西方的民主科学观念开始占有一席之地,各种思想相互碰撞争鸣,新文化运动完成了中国近代社会重要的思想转变。在教育目标方面也由入仕做官大大扩展。
总而言之,清末民初的教育整体在不断走向近代化。表现在国民教育兴起,教育的内涵逐渐拓宽,对象逐渐扩大,各种教育的理念纷纷提出并进行实践等方面上。
三、清末民初外国侵略的情况
1.“门户开放”政策
1899年9月6日,在美西战争刚刚结束的背景下,美国正式提出“门户开放”照会。主要内容是列强在中国“机会均等”“利益均沾”。这意味着美国提出了对华明确战略,对华侵略进入新阶段。同时,日俄战争中日本的胜利使列强对日本独占中国产生了戒备心理。列强在关于铁路路权的争夺及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方面进行着利益的重新分化组合。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形成了一个短暂的均势。
在义和团运动出现、八国联军侵华之中,美国进一步将门户开放政策的内涵扩充,强调“保持中国领土和主权完整”。清政府认为此可以使列强相互制衡,“欣然”接受。清政府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完全沦为列强在中国利益的代理人,客观上促进了列强扩展在中国的侵略李利益,对初创的雅礼协会在印度与中国的校址选择中偏向于中国起了重要作用。
2.庚子赔款
《辛丑条约》规定中国向列强支付一笔巨额的庚子赔款,1904年美国国务卿海约翰提出:“庚子赔款实属过多”,1907年,美国时任总统罗斯福在致国会的咨文中,要求国会授权退还部分庚子赔款,作为发展中国教育之用,其方式包括派遣留学生、在中国兴办教育等。实质上是为加强民间交流以改善在华形象。1908年,罗斯福签署由国会通过的退换庚子赔款的法案。
在此之后,英国、比利时、俄国、意大利、荷兰、日本等国纷纷采取了相似举动。利用这笔退款,上述国家在华兴办了一批新式学堂,客观上支持了中国的新式教育事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留学潮流的方向,对近代中国的教育及至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雅礼中学的创办过程中,就收到了英国的来自庚子赔款的25000美元退款,极大地缓解了学校初创时的资金压力。
第二章 雅礼的创办历程与早期发展
一、雅礼协会的创办与活动
受当时风行欧美大学的基督教学生志愿者运动的影响,耶鲁大学1898级的几位年轻学生德士敦、盖保耐、席比义等人决心献身海外传教事业。据雅礼协会官网[12]记载,他们在中国的传教活动是要向 1892届耶鲁毕业生贺拉斯•特雷西•比特金[13]致敬。这些都体现了雅礼中学在创办之初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雅礼协会与当时的教会有着很大区别,在 1901年6月25日耶鲁大学举行的关于雅礼协会成立的筹备会议上,时任耶鲁大学校长哈德黎提出了四点建议:“一、协会应是非宗教性的;二、地点应选在中国;三、具体地址,到了中国再慎重选择;四、不要与其他任何部门发生矛盾,也不要打耶鲁的牌子。它应该是校友会和全美国社会共同的一项事业。”[14]。
在会议之后,雅礼协会开始为了他们在红果创办一所大学的梦想艰难地筹款,早期的筹款主要是来自校友等个人的小额捐款。1902年2月后,募集的资金在收到了几笔大额捐款之后,基本达到了两万美元的计划,从而正式开始了在中国的活动。[15]在 1902 年,在举行的雅礼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哈德黎作为协会主席发言:“雅礼协会即将去中国开展工作。这一具有示范性的对外影响的工作团体与耶鲁并无官方的关系,但具有耶鲁的名称,并且受耶鲁精神的鼓舞,它管理上具有独立性,工作性质及上具有非教会性,其目的是为中华大帝国的内陆创立一所立足于基督教义的教育中心,并采取一切可能达到这个目的。”[16]
可以看出,雅礼协会的创办与活动尽管是列强侵略的产物,不可避免地带有侵略色彩。但客观上,其将新式教育带到中国,传承了美国耶鲁大学的精神与教学标准,对中国新式教育的发展和教育近代化起了积极的作用。
图 1[17]:雅礼协会部分创办者合影:Brownell Gage(前排左),Arthur Williams(前排右)和 Lawrence Thurston(后排右)
图 2[18]:1901年2月10日,雅礼协会在这间小居室里成立,来源:《雅礼史话》
二、雅礼的创立
1.湖南当时的社会状况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当时的湖南处于开放之初。作为一个纯内陆省份,其在交通、经济等方面都不能与近代化开始较早的东南沿海相比,湖南兴办新式教育的优点,主要体现在湖南的人文基础与维新思想上。
湖南的人文基础主要根植于“湖湘文化”与“湖湘学派”。自屈原贾谊以来,湖湘文化茁壮成长。宋朝的朱张会讲,使岳麓书院成为全国四大书院之一,也使得湖南的封建理学思想颇为浓厚。明清之际的王夫之进一步发展了儒学,同时埋下了早期维新思想的种子。在清朝,湖南的进士人数在全国处在前列,长沙占据之中半壁江山。
近代的维新思想方面,当时的湖南俨然是中国“最富朝气”的省份。惟楚有才,洋务运动的领导人曾国藩、左宗棠等,维新变法运动中谭嗣同、陈天华等都从湖南走出。他们在湖南进行着自己的实践,如曾国藩家书成为近代湖湘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谭嗣同在长沙创办时务学堂,陈天华写下《警世钟》等。同时,从当时湖南的政局来看,虽然保守势力仍然猖獗,但巡抚陈宝箴[19],按察使黄遵宪[20]等为湖南的维新变法营造了较为良好的政治氛围。
尽管如此,底层民智的开化仍然需要一定的时间。梁启超在维新变法后选择湖南兴民权,开民智。他说:“旅顺、大连湾都被洋人强夺去了,北京不守,清帝蒙尘,湖南须独立建都,作为留种之地。”[21]在湖南,守旧势力与旧风俗仍然牢牢禁锢着下层人民的思想。如在雅礼的创办之中就曾遇到以下的两件轶事:
1905年2月,席比义[22]从汉口坐船赶到长沙。由于他是船上唯一的外国人,因此中国人对他很好奇,不管他在做什么,总有一大群人在他的窗口旁围观。当他从长沙登岸时,突然听到一阵热闹的鞭炮声,起初他以为是欢迎自己,后来才知道那是庆贺新春大年初一,为此,帮他挑行李的工人还笑着要了他双倍的工资。[23]
哈德安比奇[24]于1904年来到湖南。他发现总督打算引进西方教育因素以改革当地教育。对西方感兴趣并不意味着反洋情绪的减弱。比奇报告说,日报继续不断的重申“湖南是湖南人的湖南”的口号。比奇发现当地不少人赞成西式教育,但同时却拒绝接受这种教育的代理人。……湖南人的敌视思想强烈,居民尤其不愿出租或出卖房地产给外国人。……购置土地需要与几个不同所有人协商,填埋留有死水的稻田,有可能迁移祖坟,从而有树当地居民为敌的风险。[25]
德士敦[26]就曾经在阐述选址湖南时说,湖南排外传统带来的挑战性,使得在西方传教士眼中,湖南好比“铁门之城”——伊塔——一个拒绝文化洗礼与熏陶的地方。作为禁地中的禁地和中国保守主义的大本营,凭借“耶鲁精神”征服这个禁地,并把基督教义发扬光大对于雅礼人有着莫大的吸引力。[27]
图 3[28]:1905 年,长沙街头外国传教士与围观的群众
在教育方面,湖南在二十世纪第一个十年中,教育发展呈现前快后慢的特点。根据1902年颁布的壬寅学制“每府厅必设一中学,每州县设一小学”的规定,湖南至少应该有9所中学。但湖南直到1905年才有3所公办中学堂与4所私立中学堂。[29]但到1909年,湖南已经拥有47所中学,在全国仅次于四川,[30]体现出湖南可观的发展前景。
2.雅礼的选址与开办
在上述湖南的社会与教育环境之外,哈瓦德·泰勒等在湖南生活过的人对湖南的推荐也加速了雅礼协会最终决定选址湖南。而长沙作为湖南省省会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与开埠较早的地区,又促使雅礼协会在1902年牯岭会议上将雅礼定址在长沙。
这之后,在长沙选定校址成为雅礼协会的当务之急。当时的长沙自1903年开埠后,从明代到民国初期基本没有变化的长沙城区显得十分逼仄与狭窄。城中愈发繁荣的经济功能与有限的城市空间使雅礼协会直到1905年才找到位于西牌楼的,属于挪威教会的一间旧房舍作为学校的校舍所在地。[31]在紧张的筹备过后,1906年11月16日,雅礼正式开学。
在筹备的过程之中,雅礼协会在1904年收到了来自英国政府的庚子赔款的一部分 (25000美元)用来建筑校舍。这笔资金使雅礼的发展得到很大支持,在没有选定校址的情况下就进行了校舍的规划。与创立于1903年的明德中学[32]2000元的开办经费[33]相比,雅礼在湖南近代创办的新式学堂中,经费无疑是较多的。这体现着雅礼高标准的办学目标与起点,也体现着当时外国势力的强大。
创立之后,位于西牌楼的校舍很快不能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1910年开始,雅礼通过多种方式陆续购置了位于长沙老城外麻园岭的20多亩土地[34],开始了新校区的建设,并自1916年起陆续搬入新址。
三、雅礼创办时的软硬件
雅礼协会来华的目标是建立一所高水平的大学,雅礼中学当时存在的意义之一就是为随后开办的大学[35]培养预备人才。但雅礼中学自身在发展中,逐渐适应中国社会并萌发出自己的特色。
1.学生及学费
1906年11月13日,雅礼中学正式开学,开学典礼的参加者只有全体教员与22名学生,没有湖南省官员参加[36]。最初招收的学生中,1912年才有3人毕业[37]。在毕业时,学校特意邀请了包括当时湖南军事总督在内的中国官员和英国领事共约20名客人前来参加典礼[38]。与 1906年的开学典礼形成了鲜明对比。在创办之初,凭借着先进的教学理念与较高的教学质量,雅礼学生的数量迅猛,1910年达到了57人。尽管这与当时明德中学(1905年毕业人数为100余人)[39]相比偏少,但考虑到校舍的拥挤、学费的高昂与有外国背景的新式教育的发展过程,雅礼的规模仍颇为可观。
在学费方面,雅礼在当时属于较高水平,学生每期的学费达70-100元。相比之下,同时期位于武汉的文华大学的学生每生每月只需交1-2元的膳食费就够生活[40]。学费的高昂使雅礼创办早期曾被人称为“贵族学校”,因为雅礼的学生大部分来自上层阶级,如官员与商人家庭的子女。少部分来自劳动者与农民家庭的学生获得了学校的奖学金与勤工俭学的等形式的资助[41]。雅礼在高昂的学费下仍然能吸引众多学生,体现了新式教育的供给不能满足需求的状况与雅礼当时的教学目标与水平满足了当时社会对于较高水平的中等教育的需求,同时也体现了家长们重视教育的传统理念。
雅礼的教育为当时的高等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学生基础,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如在这一时期培养出了考入清华的著名哲学家金岳霖和之后为雅礼教育作出卓越贡献的劳启祥、应开识等杰出人物。同时,雅礼中学的教学目标对于社会教育起了指引作用,也为科学与民主思想的传播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平台。
2.教师与管理
雅礼在创办之初的管理主要是由常任的外籍教员主持,他们在华呆的时间多为两年以上,在雅礼的建设与发展处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职工中外籍教职工也占了绝大多数。华籍教师主要起到辅助作用,以前清秀才、举人和本校毕业生为主[42]。
由于新式教育刚刚起步,与当时大多数学堂一样,雅礼同样面临着师资紧缺的问题,这迫使雅礼一些教职工身兼数职,甚至在担任行政职务的同时兼任多门课程[43]。
为了缓解师资紧张的局面,雅礼协会自1909年开始推行“学士教员计划”,即每年由雅礼协会选派几名从耶鲁大学新近毕业的学士志愿者来雅礼从事一到两年的教学,他们的薪水一般由耶鲁同学负责支付,有的甚至自己掏腰包。[44]学士教员作为一股新鲜的血液,加深了美国普通人对于中国现实的了解,提高他们自身的素质的同时,为中国教育带来了美国的知识与思想,如足球等运动项目的开展与英文直接教学法的推行,也使得雅礼的教育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带有了国际化的风格。
总体而言,雅礼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这不仅保证了教学水平,也促进了人们对新式教育认识的转变。此外,雅礼的教师及管理调和了中国传统势力对外国的仇恨情感,如在1910年长沙的“抢米风潮”中雅礼并未受到严重的冲击便是明证,这也进一步促进了雅礼的发展。
图 4[45]:雅礼1906年开学典礼
图 5[46]:1906年雅礼大学预科开学典礼合影
图 6[47]:1909年师生合影
图 7[48]:1912年首届毕业生合影
图 8[49]:雅礼大学预科第一张文凭
图 9[50]:1915年学校迁往麻园岭前教职员合影
3.校规校纪
雅礼中学的校规校纪充分体现了西式教育重制度、讲民主,师生关系平等等理念,是中西方文化碰撞的表现。如:
1907年秋,学生威胁说要罢课,提出一些假想的不公正待遇,学生代表与校方进行了谈判,并达成妥协,问题得到解决。但与此同时,学校开除了一个学生,因该生试图联合一小部分人组织另一次罢课,但未获成功。原来,有些学生是长沙当地有名望人家的子弟,一些保守的士绅们鼓动学生领袖罢课,想知道雅礼除了有良好的老师以外是否还有严格的纪律,这次事件让家长的这种担心化解[51]。
在雅礼来华的早期,发生了多次这样的教学事件。时任雅礼中学的负责人盖保耐灵活地处理了这些事件,提高了雅礼在社会上的声望,促进了雅礼的校规校纪适应中国的实际情况。严肃而开明的雅礼校规校纪也成为一种学校精神而一直延续至今。
不仅如此,雅礼还与当时的很多学校一样,适应社会上渐进的风俗解放,谨慎的推行男女共校。在学生的学习方面实行严格的考核,学生的淘汰率较高。这保证了教学的质量,也提高了雅礼在社会上的声誉。
4.设施
创立初期,学校的资金、设备等相当缺乏,学校在教学设施尚未完全齐备的情况下开学。校舍十分简陋,课桌椅都是向政府当局临时借用的,在美国订购的仪器设备也尚未运到长沙,学校的教育教学艰难起步。但由于传统教育的落后,一台当时稀有的留声机在上课时被用来演示和播放唱片,吸引了学生们的目光,在教学上起了很大作用。[52]
在校舍方面,据雅礼校友应开识的回忆,1915年西牌楼的校舍是:
校舍是一栋相当大的旧式民房,有上下两层。大门口挂着“雅礼大学堂”牌匾,进门是一条露天通道,左边是厕所,右边是轿厅,作为练习木马、单杠、双杠场所。学生共有一百二十多人,丁班与戊班人数最多,两件较大的房间做这两班的教室。丁班教室又作礼堂用这间房是原来的房主做粮仓用的,又大又高;戊班教室是由两间较小的房间拆开间壁改成的。全栋屋内的走道作食堂用。食堂后面是洗脸室、沐浴室、工人卧室及厨房。校舍的右边是一条砖墙巷子,巷里面有一栋上下层各四间的住宅,下层住着美国教员解威廉的眷属。解威廉是学校的实际负责人,等于学校的副校长,校长盖葆耐住在校外。解威廉住房的前面有一些小房间,用作中外教员的卧室、办公室与教室。全栋房屋的上层是学生的寝室。校舍的对面有一栋老民房,是美国人胡美办的雅礼医院院址。
1914年雅礼医院改名湘雅医院,搬进新开办的湘雅医学院所在地潮宗街,这栋民房就改充学生宿舍,而雅礼大学堂本科三年级[53]教室也设在这栋民房里面。外面有一块属于长沙关[54]的空坪,面积约有两百平方丈[55],学校租作操坪用。
图 10[56]:西牌楼时期雅礼校门
简陋的校舍严重制约了雅礼的发展。在雅礼协会的多方努力之下,雅礼位于长沙北城麻园岭的新校舍于1910年开始建设,1916年雅礼开始逐步搬入新校舍。校园由享誉海内外的设计师墨菲设计。应开识将其描述为:
这是一所气魄宏大、美丽的校园,几乎占了马路[57]一线的极大部分……有二层楼的寝室一栋、礼堂一栋、教室一栋,有级别高的中外教员住宅七八栋。同时,喜爱运动的学生有了一个很大的足球场和一个椭圆形跑道[58]。
雅礼在创办之初将大量的经费投入了校舍的整修与教学仪器的购置上,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在1924年接收并入华中大学的雅礼中学在长沙的校产之后,雅礼中学的硬件在当时全国的中学之中都可谓“首屈一指”。
图 11[59]:纽约的 Murphy&Dana建筑公司免费为中国耶鲁设计的校园
图 12[60]: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从湘雅医院顶楼天台拍摄的雅礼中学校园
图 13[61]:麻园岭科学馆及篮球场
图 14[62]:1920年长沙雅礼中学Wright Dormitory学生宿舍和校内网球场
图 15[63]:麻园岭时期雅礼中学校门
5.课程
在课程方面,当时的雅礼从高一到高四分为四个年级,另外在高中之下还设有一预备班。每个年级开设6到7门课,每周的上课总时数,预备班与高一为30课时,高二以上则逐渐减少,到高四下学期减至每周23课时,但国文、英语不减。雅礼的课程难度,尤其是理科课程的难度较高,如其包括了球形三角、解析几何和画法几何等内容,这些课程即使到现在都不一定全部开设[64]。
从文理课程来看,文科主要有国文、英语、历史、圣经及宗教课程、图画等,理科有数学、地理、植物学与动物学、化学、物理、地质学、天文学、生理学与卫生学等等,高四还有小论文。[65]
雅礼1913年的课表如下:
表一[66]:雅礼学堂1913年课表
年级 | 每周科目及时间(小时) |
一年级 | 汉文(8)、英文(9)、算学(4)、中国地理(4)、图画(3)、圣经(2) |
二年级 | 汉文(8)、英文(10)、代数(4)、地文学(4)、图画(3)、圣经(2) |
三年级 | 汉文(8)、英文(5)、英文舆地(4)、上古西史(3)、化学(3)、几何(4)、圣经(2) |
四年级(上) | 汉文(8)、英文(5)、几何(3)、中古西史(3)、物理(3)、卫生(3)、圣经(3) |
四年级(下) | 汉文(8)、英文(5)、高等代数(3)、近代西史(3)、物理(3)、卫生(3)、圣经(2) |
五年级(上) | 汉文(8)、英文(4)、地质学(4)、英国史记(3)、三角(3)、动物(3)、圣经(2) |
五年级(下) | 汉文(8)、英文(4)、天文学(4)、政治学(3)、三角(3)、动物(3)、圣经(2) |
在文化知识之外,雅礼也相当重视美术、音乐、体育等方面。如1906年雅礼创办之初,在长沙各校都不知有所谓“课外活动”之时,在美籍教师盖葆耐、席比义等倡导下,雅礼利用学校对面未建房屋的空地开展足球运动,组建了湖南省第一支足球队[67]。雅礼自1909年执行的“学士教员计划”也使得雅礼体育在来自耶鲁的毕业生的教授下在课内的兵操之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学士教员还将二手的体育用品,如足球、棒球、手套等收集起来,送往长沙进一步支持了雅礼体育教育的发展[68]。
对于体育的重视,或许是耶鲁本身认为的“一个‘干净、诚实、良好受训的心灵’只可以在一个‘干净、健康、强壮’的身体中存在”认识的一种传承,也或许是当时逐渐兴起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在物质上的体现。但客观上,其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文化的交流。雅礼现在仍然提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或许正是百年前的回响。
第三章 雅礼创办及发展所体现出的清末民初的教育特点
一、对传统教育的继承与发展
清末民初作为社会转型时期,传统文化逐渐在西学东渐、中体西用的浪潮下,逐渐革新。
从教育本身看,当时的教育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表现在认同儒家思想对人的成长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对其增添新的内容并推动传统文化对近代化过程的适应。如雅礼在一开始就注重国文课的教学,尽管国文课在开办之初因为古板、教员待遇不高等问题枯燥乏味,但雅礼的创办者们一直坚持让学生接受国文训练[69],起用前清秀才等学者进行教授。在新文化运动兴起后,传统文化迅速近代化。
从社会发展上来看,新式教育中体现传统教育的特点,符合社会文化逐渐转变的特征,也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们思想影响的深刻的特点。新式教育传承传统文化为新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与平台,也有利于新式教育的发展与受人接受。
二、封闭、落后性与进步性并存
新式教育对传统教育的继承使得其在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带有传统教育的部分弊端。如在早期片面注重西方科技成就而部分地有所忽视西方社会科学的教授,教师视野与社会观念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式教育的发展需求等。但总而言之,这些也是文化教育在走向近代化之中的必然道路。
以当时雅礼中学的课表(见表一)和明德中学理化、博物两班的课程为例。
表二[70]:理化、博物课程每周教授时间表
理化科 | 第一学期 | 每周时数 | 第二学期 | 每周时数 | 第三学期 | 每周时数 |
伦理 | 人伦道德之要旨 | 一 | 同左 | 一 | 同左 | 一 |
教育 | 教育原理 | 二 | 同左,教授法 | 二 | ||
算学 | 数学代数 | 七 | 代数、几何 | 五 | 几何、三角术 | 五 |
物理 | 力学、水学、气学 | 六 | 音学、热学、光学、实验 | 六 | 光学、电学、磁气学实验 | 六 |
化学 | 无机化学 | 六 | 无机化学实验 | 六 | 有机化学实验 | 六 |
生物 | 生物大意 | 二 | 同左 | 二 | ||
地文 | 天文、地文、地质 | 二 | ||||
东文 | 讲读会话 | 六 | 同左、文法 | 六 | 文法 | 六 |
体操 | 柔软 | 六 | 器械 | 六 | 兵武 | 六 |
合计 | 三四 | 三四 | 三四 | |||
博物科 | 第一学期 | 每周时数 | 第二学期 | 每周时数 | 第三学期 | 每周时数 |
伦理 | 人伦道德之要旨 | 一 | 同左 | 一 | 同左 | 一 |
教育 | 教育原理 | 二 | 同左,教授法 | 二 | ||
博物 | 植物、动物、矿物 | 一二 | 同左、实验 | 一〇 | 同左 | 一二 |
生理 | 人身生理卫生 | 三 | 同左 | 三 | ||
化学 | 无机化学 | 二 | 同左 | 二 | 有机化学 | 二 |
地文 | 天文、地文、地质 | 二 | ||||
数学 | 数学 | 三 | 数学 | 二 | ||
图画 | 自在画 | 二 | ||||
东文 | 讲读会话 | 六 | 同左、文法 | 六 | 文法 | 六 |
体操 | 柔软 | 六 | 器械 | 六 | 兵武 | 六 |
合计 | 三四 | 三四 | 三四 |
可以发现,与雅礼中学比较,当时明德中学课程设置最大的特点是科技实用类课程占到了总课程的三分之一左右。这体现在近代实业救国思潮影响教育的特点,同样也反映了传统观念中重实用轻理论的特点。这一特点在客观上促进了当时近代工业的发展为工业化提供了人才支持与智力支撑,但停留在技术层面又不利于科技的全面发展与思想进步,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同时相比较发现,在语言的学习方面,雅礼着力发挥在英文上的优势,如推行英语“直接教学法”,践行其在招生简章中所说:“特别注意将英文作为现代教育的主要媒介”[71]。相比之下,明德学堂学习日语(东文),这固然与开办者的教育背景不同有关,同时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世界认识的不同,特显了进步性之中的分化与相对性。
在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注意到在雅礼当时的课程中还有“圣经”一课,这十分能够体现雅礼协会本身的文化传统。联系中国近代历史,对中国的“文化侵略”很多时候都是由于传教而起。自西学东渐的先驱利玛窦,到马嘎尔尼使团,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一直是双方争论的焦点。或许这也与新航路开辟的思想渊源与西方“文明中心论”的认为有关,但也与中国特殊的思想状况有关。我们知道,如今中国大部分人仍然并没有宗教信仰,更不用说近代对外来宗教的排斥,而雅礼所代表的近代外国学堂在很大程度上也正是传教的形式之一,甚至在1915年雅礼协会都曾遭受“传教不力”的压力。在这样双方的针锋相对下,雅礼的教学不可避免地受到着影响。但幸运的是,雅礼的“圣经”课主要是文学方面,而之中的善良、诚实、利他、公正等一系列美德与好的人品是普世的价值,而关于信不信教,校方一直持自由的立场,这也使宗教潜在的危机得以隐藏。
同样,由于当时教师的缺乏,教师的思想与视野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的内容。相比雅礼中学的学士教员,当时大部分的教育仍然延续着国内教育到出国留学的道路,这一方面体现了国人热切的求知心理,也体现了中国教育仍然具有落后性。
三、政治、社会形势与教育影响的相对性
1.社会及政治对教育的影响
清末民初是中国社会动荡转型的时期,社会对教育的影响十分明显。
在政治方面,清末新政促使新式教育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出现。政府对新式教育的拨款扶持是新式教育发展中重要的财政来源。同时,政府对教育的管理逐渐加强,如颁布学制等,使教育的发展呈现出制度化的特征。
在社会方面,新式教育,特别是其中的有外国背景的新式教育机构,面对着传统国人对其“文化侵略”的质疑,并遭受着传统排外势力的冲击。如1913年7月湖南省政府把与雅礼协会共同签署的合作办校契约送达北京政府审批,遭到湖南留日派人士韩孟祥等人的反对。北京政府迫于舆论压力电令取消合同[72]。而在为时任湖南都督谭延闿的母亲用西医治好病之后,政府对雅礼的活动又加以支持。
图 16[73]:当时签署湘雅协议的双方代表:耶鲁中国的代表颜福庆博士(右一)与爱德华•胡美博士(右二),和湖南省政府官员
在文化方面,社会对新式教育传播的文化处于一个逐渐接受的过程。清末民初的文化是复杂的,对中国古文化探究的兴起与白话文改革的萌芽和推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等,对新式教育而言是一个非常大的转变。在教材、教师及教学上都有体现。最为明显的就是师生关系的平等化与教学内容的近代化,教育思想的多元化。
2.教育对社会及政治的影响
与社会对教育的影响相似,教育在社会转型时期对社会与政治的作用也不可忽略。
首先是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通过教育,使得更多元的思想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并且为政治变革培养了人才和客观上的群众动员。
其次,教育的普及也提高了人民的整体文化素质。新文化运动使得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白话文的出现使得思想传播有了受众更为广泛的载体。这些也从而推动了社会进步与人民觉醒,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
再次,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政治统治的科学化。其冲击了传统的观念与秩序,改革与革命逐渐增多,人们意识到权力与民主的重要性,增强了政治参与意识。同时政府官员的文化素质提高并且民众对其的监督增强。政府的统治通过代议制的整体来完成并且通过法令、制度等进行管理,使得政治近代化的步伐加快。
最后,教育推动了社会阶级的流动。由于新式教育为人们提供了多种实现个人价值的途径,人们的上进思想与求学热情得到激发,有助于推动社会进步。同时人们对工业、商业的看法发生改变,有助于近代工业化的进程加快。
四、文化侵略与文化交流并存
1.文化侵略
外国列强对于中国的交流最早就是从传教开始的,在中国兴办的教育事业中多少带有传播西方思想,掩盖侵略行径的作用。从目的上来说具有复杂性。
而从内容上来看,中国近代对西方思想的学习在民族危亡的情况下快速推进,发展到新文化运动时期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倾向,具有极端性。
2.文化交流
在救亡图存的过程之中,中国人在学习西方先进的教育、科技与社会科学等方面之外,也将中国的文化带到西方进行交流。在这之中,留学生在国外的学习与交往起了重要作用,如徐志摩、林徽因等人在外国学习等。同时,学者与教师的互相交流也促进了相互的了解,如雅礼的“学士教员计划”和泰戈尔访华等。
同时,教育的发展为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渠道与人才基础,如西方书籍大量翻译成中文,白话文的推广等。这些使中国人逐渐接受了西方近代的科技成果和思想文化。同时也产生了洋泾浜英语等中西交融的文化产物,传统文化与思想也逐渐走向近代化,如新儒学的出现。这些都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五、发展的不平衡性
1.地域发展的不平衡
从教育资源来看,以湖南为例,教育资源集中分布在长沙。这与长沙在湖南省内较早开埠,经济较为发达;处于政治中心,政府较为支持;思想解放氛围浓厚,新式教育受到认可等因素有关。从全国范围上来看,新式教育也由于上述政治、经济、思想等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由东到西,由城市到农村影响递减的趋势。
从教育成就来看,由于各新式学堂的办学目标有着差异,学校培养的人才也多有差异。并且当时创办的新式学堂存留至今的也属于少数,也体现着教育在各地的发展并非全然相同。
2.教育内部发展的不平衡
在新式学堂之间,由于学堂所在位置和办学理念与目标,教师素质与学生水平,教学的硬件条件,教育教学背景,社会思想观念与社会需要等因素影响,教育水平发展极不平衡。
从创办者的身份来看,在湖南近代教育官立、公立、私立、外国教会等创办的新式学堂中,从办学的质量与效果来看,是官立不如公立,而公立又不如私立。私立中又以教会办的最有特色,为众多学子所向往。[74]
从教育的内容来看,受到救亡图存,实业救国的影响,实业教育又颇受人关注,幼儿教育与社会教育则受到冷落。
从教育的软硬件条件来看,由于各学校办学目标和背景不同,在管理上有着显著的差异。同时由于资金等的差异,各学校之间的教学设备、师资力量和课程开设等也不尽相同。如雅礼在当时率先采用英语直接教学法与采用英文原版教材、搬入新校舍等,就与当时其他新式学堂有着较大差异。这也直接导致了新式教育在人们中的认识和接受程度的差异。
同时,新式教育中教育家等个人的努力不可忽视。他们或著书立说,或亲身实践,或参与管理,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明德中学早期的领导者胡元倓先生提出“磨血”育人的观念,提高了明德学堂的办学与管理水平。
六、影响的深远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事业,也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
在政治上,其推动了政治的民主化与制度化,提高了政治参与者的素质与积极性。
在经济上其推动了经济的工业化,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与人才保障。
在文化上,促进了西方思想的传播和中华文化走向近代化。在这个过程中近代化的民族心理和社会思想也逐步形成。
总而言之,中国近代的教育转变对中国社会的变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结语
通过对雅礼创办及初步发展时期背景及经过的探究,我对风起云涌的清末民初教育提炼了一些特点。在更大的范围来看,在八国联军侵华之后的中国社会,封建统治处于行将就木的时期,外国列强通过兴办教育等文化侵略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化的程度,同时,新式教育的兴起又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这充分反映了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和内外因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历史的发展的规律。
探寻雅礼初创与发展的历程,我仿佛置身于那激动人心的变革年代,体会着筚路蓝缕的艰辛与救亡图存的信仰。在雅礼111周年生日的时刻,红楼翠樟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淘洗得更加鲜艳。雅礼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能只是一朵最为微小的浪花,但滴水藏海,一叶知秋,从这浪花里,我看到了今日成就的艰辛与明日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尚智丛著.传教士与西学东渐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10
[2]徐国琦.均势与美国门户开放政策,历史教学 1990.10
[3]涂俊才.庚子赔款与中国教育,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4]杨天平.民国初年的教育宗旨,师资培训研究,2002.2
[5]黄娟.论雅礼协会及其近代在湘教育事业,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
[6]刘维朝.跨世纪的雅礼,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6.9。
[7]容闳.西学东渐记,长沙:岳麓书社,2015.10(周读书系)。
[8]雅礼校友会.雅礼史话,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9.
[9]刘维朝.百年回望,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9.
[10]陈仙.近代雅礼协会在湘英语教育研究,长沙,江淮论坛 2017.5
[11]黄珊琦.老湘雅故事,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2013
[12]周秋光.论湖南近代教育的起点、进程、特点及其作用,古今教育研究.
[13]伍春辉.近代湖南私立学校的办学特色,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3.3
[14]陈丽华.近代湖南私立学校的课程与教学,教育发展与研究,2009.18
[15]周秋光.论近代湖南的私立教育,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11
[16]吴芳春:教育近代化与地方教育发展——以余干县玉亭中学为中心(1923-1948),2012.6
[17]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3
[18]文梅.私立明德中学办学实践及对近代湖南的影响,2011.5
[19]莫志斌.长沙百年名校形成之因及作用探析(清末民初),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5
[20]徐连伟.清末民初新式教育的发展及其对长沙城市发展的影响,2014.6
[21]赵东平.论美国教会活动影响下的近代中国体育发展——以美国耶鲁大学创办湖南雅礼中学为例,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9
初中老师告诉我,历史,就是人类过去发生的活动的总和。现在看来,照此定义我们每天都在创造历史。当我们为历史课本与历史书籍束缚的时候,不妨将目光投向我们身边,在熟悉的校园之中,我们或许就能寻觅一段鲜活而未知的历史,通过它,可以折射出一个地方的变迁与一个时代的特点。
也正是出于此,我将目光投向了就读的雅礼中学,这所在近代教育历史中具有特殊背景与传奇经历的学校。而在雅礼走过的百十岁月之中,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选择了雅礼创办的时期进行探究。这同样是因为其代表着中国近代波澜壮阔的一段转型史,也是由于其奠定了雅礼发展的基石,对后世影响深远。
我在自己的历史老师——胡军哲老师的指导之下,将探究的题目定为“浅析清末民初教育发展的特点——以雅礼中学的创办及早期发展为例”,从雅礼中学创办及早期发展的史实出发,尝试概括及分析清末民初教育发展的特点。在定题之后,我开始了搜集资料。根据雅礼110周年校庆编纂的校史《跨世纪的雅礼》及相关回忆录《百年回望》、史话《雅礼史话》等资料,大致了解了雅礼创办时的历程。但由于这三本资料存在着相互引用的现象,造成了孤证不立的问题。同时由于这些史料对于雅礼创办时期“史话”成分过多,其语言风格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史料的真实性需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于是我进一步在网上查阅了相关论文及与中国近代教育与近代社会发展相关的书籍进行阅读,从而将雅礼的发展放在时代的大背景下进行思考。同时通过雅礼中学和雅礼协会的官网等网络资源,为论述提供了更丰富的资料与图片,在有力地支撑了史实的真实准确。同时,图片给人以直观感。再次,我实地参观了雅礼校史馆、长沙市博物馆并实地重访了雅礼当年的旧址西牌楼、麻园岭等地。但遗憾的是,除了雅礼校史馆提供了一些实物与图文资料之外,其他的地点由于时间流逝与城市发展,并未留下关于雅礼的过多痕迹。
完成史料的搜集之后,我开始着手写作。我按照背景—原因—特点的顺序展开叙述。其中在原因部分,着重体现了西学东渐与传教士的影响、清末民初教育思想与管理的转变与清末民初外国扩张的需要三个方面,努力从多角度来体现雅礼创办时期逐渐开化的民智与新思想与守旧势力的碰撞的情况。在雅礼的创办与发展经过部分,从雅礼协会的创办及活动、雅礼的创立、雅礼创办时的软硬件条件三个方面展开,体现雅礼早期的教育教学状况与社会环境对其的影响。最后,在前两个部分的基础之上,我归纳出一些从雅礼的创办与发展折射出的清末民初教育特点,包括对传统教育的继承与发展性、进步与局限的并存性、政治、社会形势与教育影响的相互性、文化侵略与文化交流的并存性、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影响的深远性。并且通过雅礼与当时其他新式学堂的比较,更为全面而有说服力的认识了清末民初教育的特点。
总体而言,这次探究活动,培养了我的学术写作能力和证据意识,初步接触了历史研究的文献法,深刻体会到了历史作为一门解释性学科所具有的史论结合的特点。在活动中,我综合运用了唯物史观、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等多种观点,进一步提升了我的史学素养,培养了我的思维。不仅如此,我还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是对探究问题的选取。在探究活动的前期,胡老师与我就选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他指出,一定要避免文章的平铺直叙与空洞无物。
二是对问题思考的角度。一所学校在历史长河中,可能十分渺小,但其身上所承载的历史价值又是以小见大的优良载体。从某种角度而言,一座学校有其发展的经历与故事,同时其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又有着其的特殊性与典型性。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从学校的创办与发展的过程中又可以看到社会当时的情况,这就是小切口与大视野之间的转换。
三是对历史事实的使用方面,如何做到文章的可读性与学术性的统一具有非常微妙的界限。在历史课堂上我们经常有一种听故事的感觉,正是由此,在文章写作中我尽量将广阔的视野与严谨的思路与语言表达相结合,对思维与逻辑进行了一次训练。
四是对于历史事实的发掘上,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了“凡是过去,皆为序章”(莎士比亚语)的道理。或许历史是由一系列的偶然组成的,但是这些事件的影响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历史也是可以触摸与发人深思的。也是是因为如此,如今当我走在街头,遇到具有历史的事物时,我总会停下脚步深思片刻,在感性与理性和发现问题之间寻找平衡。
五是对历史信息的叙述与角度方面,在平常的历史学习与练习之中,语言的准确性经常被强调,重读教科书也可以体会到语言表达的准确。在文章写作中,我对历史事实进行了整理与重构,对他人的研究成果适度引用,让我感受着表达的严谨与学术的规范。
最后是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当我搁笔之时,再一次看到红楼翠古樟,再一次听到“昆仑渤海之间”(雅礼校歌词),对于雅礼的感性认识多了几分理性的成分。一年之前,我经历了雅礼110周年校庆的恢弘景象,美国时任总统奥巴马来信祝贺;而在110年前的中国大地之上,雅礼创办之时的艰辛,也是如今我们在雅礼学习生活的人而言很难想象但又不得不去了解的事实。历史因为有了人而有了温度与意义,历史也因为有为生活提供着指导而凸显出它的价值。雅礼创办时所具有的身份决定了其不平凡的办学路径,所留下的精神也历久弥新,犹如现今的“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在百年前的回响。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历史,由热爱而生,由探究为媒,由文章作结。在历史的长河中驻足回望,采一抔浪花,在开始之初看到现今发展,这也是历史研究的意义所在。
本文是首届“燕园杯”中学生历史写作大赛特等奖原创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