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胜镇,位于太原市的西南角,1998 年金胜镇被太原市划分为晋源区辖乡。北毗邻长风商务区与义井街道接壤,南临罗城高速出口、东关高速出口与罗城街道、晋源街道相接,西枕西山山脉,距蒙山大佛风景旅游区不到十分钟车程,东滨汾河与小店区相望,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因为地处偏僻,远离市区,人们一直称我们这里为“南郊区”。
晋源区农村分布图
农村改造规划图
金胜镇面积 71.4 平方公里,人口 3.1 万人,有 14 个隶属辖乡。辖区内大型企业国电太原第一热电厂已于 2017 年 4 月 1 日实现关停,还有华北第一大人工晋阳湖,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镇。
在我的记忆中,我从小住在乡镇府大院,我们家院子里种着两棵年龄比我大许多的梨树,每年秋年都会结许多又甜又大的果子,除了自己吃之外,也会给街坊四邻送一些。清楚地记得隔壁奶奶的院子里种着花椒树,重重叠叠的枝叶交错着,绿油油的荫成一片树荫,夏天的时候便喜欢去隔壁家乘凉。当时院子里住着二十个左右和我差不多大小的孩子,每到幼儿园放学后,一群伙伴成群在大院里闹腾,那样的自在快活,让我时至今日都记忆犹新。在我儿时的印象里,对家乡仅有的记忆便是儿时的小院,童年的玩伴,临街好吃的糖葫芦,市场里摆列的各种玩具的杂货店,从未有过对空间大小,人口多少的衡量,只觉得,这里是我的家乡,而我的家乡真大。到如今经世小二十年,去过了许多的地方,领略到更广阔的天地,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便倏然觉得在中华十多亿同胞中,这万万人数却是非常渺小了。
金胜镇政府
我是地地道道的金胜镇人。我儿时所有的美好记忆全都贮藏在这里。金胜镇不是见证我第一声啼哭的地方,但却是见证我无数次从这里跌倒爬起,慢慢成长的地方。在成长过程中,有一个使我小时候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那就是虽说我们也属于太原市,但我们这里说去迎泽区之类的地方的时候,用的却是“去市里”这三个字,我猜测可能是因为与市中心相距甚远吧。在我去“市里”上学的短短两多年时间里,每当我回到我的家乡小镇,都会觉得变化太快,快到对家乡的记忆甚至有些开始模糊,与儿时的伙伴渐渐失联,搬出了熟悉的小院,街边的店铺也换上了一个个新的脸孔……这一系列变化使我深深地意识到,城市变革在我家乡小镇发生了。我意识到我应该做些什么来抓住我对家乡的记忆。为此,我走访了一些亲戚朋友,发现了存在于我们身边的历史,在走访的过程中,我从未觉得我离我的家乡这么的近。这种近来自于我对家乡历史的归属感,在这次活动中,让我真真正正的感受到,什么叫做家乡的力量,什么叫做城镇的记忆。在挖掘这种记忆的过程中,有一种无法抗拒的文化认同和亲切感将我盈满。于是,便有了以下的的文章。我将他们的叙述和资料进行了整合。接下来,我将分阶段对金胜镇的部分历史进行叙述。
一、50s-70s:城镇与农村的二元发展
这一时期,新中国刚刚建立,中国人算是跨越进了一个新时代,但一切都还处于萌芽阶段,落后的社会生产使人民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一时期,经济落后,人们生活困难。但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中国不断探索,在不断清醒的观察和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之下,逐渐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任务。
乡村历程
我姥爷叫樊贵清,是土生土长的金胜镇村民。1951年他出生在城北村,城北村位于晋阳湖南岸,是金胜镇最南端的一个村。因为原来处于晋阳古城的北边,“城北”由此得来。姥爷的一生阅历颇丰。
我在采访姥爷
1979年至1981年,姥爷在村里担任生产队长的职务,1982年至 1985年间自己开了沥青厂工作,1985年至 1993年期间又去当地的化工机电厂参加工作,1994年至 1996年担任了城北村村长,1997年至 1999年担任城北村副村长,2010年至今仍在村里的村支部担任职务。据姥爷所说,在 1949年刚刚解放的时候村民人数是五百人左右,村里主要种芦苇和蔬菜,在这种非常自给自足的生产环境下,姥爷说,村里每年的收成还是不错的,也算得上当时的一个富足村。当说起农民时,土地是与他们紧密相连的,农民对土地爱得深沉,因为这片土地丰赡着、滋养着他们。所以姥爷给我讲述的大多是发生在土地上的故事,在姥爷的叙述中,令他记忆犹新同时也令我极具画面感的是有关芦苇的故事。
1956 年,中国进行了三大改造,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个行业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生产资料公有制改造,从此,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也正是因为三大改造和之后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探索,在农村,出现了农村合作社,之后又出现了人民公社,将农民个人的土地收归为集体所有,开始了新中国土地公有化的进程。这一跃,将人们带进了一个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城北村,在农业生产合作社,也被人们称作“生产大队”的带领下,全村集体劳作,每年都会打响“芦苇战”。
春季,稻苇地里的芦苇开始爆芽,村民们开始去犁地;等到端午前,家家要开始包粽子,就去芦苇地里摘下一些来捆粽子;到了六月,人们又会到地里锄草保证芦苇的长势良好,等到过冬的时候开始割芦苇,割好之后还要经过粗加工,过滤一下,然后二百根为一捆,捆好,由生产队带领,平均分到每个老百姓家里去编席子,最后,国家将会对编好的席子进行收购。
姥爷除了给我讲了芦苇的收割过程,还向我详细描述了他们一年四季的播种蔬菜的过程。因为城北村是当年划好的菜区,所以他们除了芦苇地,村里最多的便是菜地,所以蔬菜的种植时令对农民来说尤为重要。在描述的过程中,姥爷一直不停的背着二十四节气歌,生怕自己漏过了哪个过程,除了二十四节气歌,他所描述的其他东西也让我深深的感受到精耕细作的这样一种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对中国的集体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农民的生产工具多样,有铁锹,耙子,锄头,镰刀,镐头等等。
2.根据节气非常有规律的进行不同作物的播种。例如,每年春分到清明前,农民先开始翻地,用地方话来说,就是把地“醒(xing 三声)开”,大概意思就是让土地呼吸一下,变得更有活力和肥力。最先开始种西葫芦,西葫芦是要在家里先等它发出嫩芽,再种到地里的,在种西葫芦的时候,姥爷说他们有一个小窍门,就是拿用稻草编好的类似罩子一样的东西将幼苗盖住,目的是给它增温,这样就可以使西葫芦熟的更快。到了后来生产工具的进一步改进完善,有了塑料布,便能更好的给作物保温,这也一定程度上促进农作物产量的提高;等到清明过后的十来天,农民开始种豆角;在清明到谷雨期间,除了豆角,人们还会播茄子、黄瓜、西红柿等蔬菜种子。端午节左右,最早的一波豆角成熟了,紧接着,基本所有的蔬菜都会在立秋之前收好。于是在立秋之后,农民开始种白菜,胡萝卜,芥菜等过冬的蔬菜了。由于太原处在温带季风区,熟制大概是两年三熟,既可以种冬小麦,也可以种春小麦,而城北村两种都种过,但因为冬小麦磨出的面比较好吃,所以后来大多种了冬小麦。冬天播了种,天气还是比较寒冷的,所以小麦的苗在当年冬天会被冻萎,第二年才会再长出来,冬小麦大概是第二年的六月份左右成熟被收割。姥爷说,种田之辛苦非我们这一代可以想象,姥爷手中一道道因收割、翻地而磨出的泛光的厚茧像圈圈树的年轮,沧桑中包含着岁月的味道。
关于按照节气生产或是关于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面的故事在此我不再进一步论述,除了对农民生产生活有所探究,接下来,我也将对农民的日常生活进行一些叙述。
当时国家实行粮票制度,因为农民可以自己生产粮食,所以是没有粮票的,只能用卖给国家的产品所换的钱再去购买别的粮食,在那个年代,农民是吃不饱肚子的。姥爷说,5、60 年代的农村,实行的是集体经济的模式。农民基本是没有收入的,因为地都是国家的,他们生产出来的东西都是要交给国家的,然后再由国家集体进行统一分配,但国家实际供应给农民的粮食非常少,所以农民基本是吃不饱肚子的。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个时期的农民都想“农转市”,因为市民不仅有固定的收入,更可以享受国家的粮票制度,吃的大抵比农民饱一些,日子过得再不济也要比农民强一点。但是日子总是要过下去,吃苦耐劳的劳动者也就这么将就着熬了下来。姥爷说,60年代大米白面对他们来说几乎等同于“玉盘珍羞直万钱”了,因为寻常百姓只能吃糠和野菜,或者是高粱磨下的麸皮,混着玉米面,就着窝窝头吃,而且窝窝头的数量也是有限的,一次最多一个或者一个半。吃不饱,穿也就更不讲究了,都是自家做的衣服,穿了又穿,补了又补,真的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衣服上的补丁染过了岁月,目睹着人们从春夏走到秋冬。用仅有的几件衣服扛过严寒烈冬。不仅如此,衣服上竟还有许多虱子虮子和跳蚤,姥爷说,通常是他们晚上刚睡下,跳蚤就满身跳,于是又得起来抓跳蚤。总之,5、60 年代的农民日子过得非常苦。从小生活在城市的我至今难以想象,身上头上长虱子跳蚤是怎样的一种体验。这种状况直到70年代改革开放前有了些改善,农民的收入有了一些提高,可以开始记工分,一个工分大概可以换一块二或者一块三的样子,到年底,刨去口粮钱、灌溉用的水费、菜钱,农民大概有五六百的收入,而这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另一方面,在烟价格变动的表现也反映了当时计划经济下物价的变化。在60年代,农民买烟都只能一次买几根而不是一整包,抽的都是老牌的“火车烟”、“顺风烟”,这大概是一毛三一盒;到后来出现了“握手烟”大概是一毛五一盒;再到70年代出现了两毛二左右的“白兰烟”“战斗烟”;再往后发展,出现了三毛二的“上海烟”、“牡丹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价也随之上涨,到了80年代,一包烟大概要四毛多五毛了。而对比现在普通人抽七块、十块甚至抽上百块上千块的烟也不是什么稀罕事了。可想而知,就当时的计划体制下的经济政策而言只允许物价在几毛几分波动,显示了计划经济下国家对商品价格严格的把控,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人们物质水平低。
火车烟照片
另外在农村的生活方面值得一提的是隐藏在中国每个城镇乡村角落的风俗文化。每年大年初一到十五期间,村里都会举行大型的娱乐活动,俗称“闹红火”,大约有四百号村民参与其中,无论男女老少。有耍龙灯,旱船,刘三推车,彩车,大头姥姥,以及一众舞蹈表演,家家参与好不热闹。锣鼓声中,大抵是一片“神鸦社鼓”的气象吧。艰苦的生活拦不住人们欢腾的希望,欢腾的希望鼓舞着人们砥砺前行。
2005年城北村在闹红火
2005年舅舅等人参与闹红火
当说起和农村有关的事情来,姥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没有被我发掘,而这样的故事不仅藏在我的身边,更埋藏在每一个金胜镇镇民、村民心中,埋藏在每一个中国人民那一汪热血当中。我国有几亿农民,是一个农业大国,古代曾以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而著称于世,而在背后是一代又一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例如那短短的二十四节气歌中蕴藏着的是万万中国同胞经过千百次尝试,融入汗水与艰辛才得以流传至今的宝贵遗产。也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代又一代的积累,才使得我们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繁荣昌盛至今。
市镇历程
我在采访奶奶
奶奶名叫刘万珍,1939年出生。本是天津人。在天津,奶奶一家本是村民,但因为偶然的机会,为了“农转市”,随父亲刘振宽来到太原工作。成为城市人口,这意味着一家人可以享受由国家发放粮票的待遇了,在那个年代,粮票是比黄金还要值钱的。奶奶1961年来到了金胜镇,因为在老家上过小学,识字,在当时也算有些文化,经人介绍到农村信用社当了会计,这一干就是34年,直到1995年,奶奶才从信用社主任的位置上退下来。
奶奶家保留的七八十年代的粮票等
说到刚来太原,奶奶的第一反应是作为天津人,太原人说话太快了听不懂,再有就是这里的发展要比河北快一点。上文的姥爷经历了50-70年代到农村的一些发展变革,而奶奶给我讲述的更多是和城市经济发展有关的。用奶奶的话说,“她可是搞经济的”。
七十年代后期奶奶在信用社办公
5、60 年代,别说农村了,就连城市发展也相当落后,经济发展也十分迟滞。解放初期就出现了农村信用社,尽管那时的信用社规模比较小,管理水平低,但我国信用社合作事业的发展由此起步。
1953 年信用社放贷款的凭据
1958年郊区人民志愿四化定期存单(左),1949年印花税票(右)
信用社的建立目的是为了支持农业生产。主要任务是筹集农村闲散资金,为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依照国家法律和金融政策规定,组织和调节农村基金,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村综合发展,支持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社员家庭经济。简单来说,和普通银行以盈利为目的使得存款利率低而贷款利率高不同,信用社支持农业农民农村的主要方式是存款利率高,贷款利率低。
从1951年山西开展农村信用合作社试点工作开始,信用社合作社开始了“根在农村,源在信用”的支农实践。奶奶清楚地记得1962年她参加工作时,农民个人的储蓄利率定期一年是五厘一,集体存款三个月利率是二厘七。从当时这样一个利率多少我们可以推测出国家当时对不同性质的客户支持力度是不同的,也正是因为农民个人生活困难,所以对尤为稀少的个人存款更加支持。奶奶当时在信用社里负责接收农民的存款、发放贷款。而实际上农民个人来存款的几率是非常小的,那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年代,哪里来的存款呢。由于当时是集体经济,所以存贷款的大多是集体,集体用上交给国家后剩余的粮食或菜或芦苇等卖出所得的钱作为存款来源,用从信用社贷的款来买化肥,买种子,买农业生产用的拖拉机和农具等。
农村信用社支持农业生产的另一表现就是推动水利工程建设。然而在金胜镇,这样的一种支持方式似乎并没有存在的痕迹,这其中的些许缘由仍值得我们推敲。
信用社发的存折凭据
信用社存款的样票
在50-70年代,不仅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迟滞,国家片面注重重工业发展,而且对城镇的规划布局还很少,不像现在,道路规整,电厂化肥厂在我们镇都有分布,菜市场超市也全都齐全,人们生活消费十分便利,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了。而早在几十年前,这里根本没有菜市场,有的只是集体化的供应点,经济发展困难,人民买粮买布买油买肉买棉花买副食都只能凭票领取,由人民公社负责发放粮食。而且也只有市民才能享有这样的待遇,所以那个年代人们都想“农转市”。街边也没有像现在一样林立的各种商店,有的只是矮小平房里零星的卖烟酒、炒灌肠、花生瓜子、针头之类的自家小店。那情景大约是“街上星火几点点,万家灯照几人愁。”说来也奇怪,我本以为在当时什么都是集体化、国家计划的体制上是不会允许有这样的“个体户”出现,然而奶奶告诉我的事实与我猜测的截然相反,这样在路边的三五户私家小店的存在似乎是合法的,因为这样的小店存在了大约五六年,而在这期间,政府人员对他们是抱着“放任自流”的态度,这样的小店在我们那里道路拓宽之后便消失了。据我所知,中国第一家个体户餐馆大约出现在七十年代末,那么我们因此可以做一个合理的推测,奶奶口中的“私家小店”大概就是现在所谓“个体户”的前身了。
信用社存折样品
除了人民生活水平发展迟滞外,经济增长和物质财富的积累也非常缓慢,60年代,奶奶当时在信用社的工资是35块,而爷爷的工资是42块,就他们的收入在附近已经算是非常富裕的人家了。据奶奶所说,在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下的六几年,奶奶所在的金胜镇农村信用社里的农民存款一共才二十几万,计划经济下几乎没有市场的地位可言,人们只能有什么买什么,拮据的维持着自己的生存。连基本的生存资料的消费都难以满足,就更别提发展资料甚至享受资料的消费了。但就是在越困难的时候,越能发觉人性中坚韧、乐观的一面。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人们还是想办法让生活变得有滋有味。就算黑夜再怎么漫长,白昼也终将到来,所以人们一直心怀着希望,比如人们用丰富的民俗活动来点染对生活的热情。很多民俗活动是奶奶来了太原才看到了,除了上文提到的那些,奶奶还补充了“架子火,抬铁棍,背棍”等活动;除了这些,还有我们这里独有的一个活动,因为我们紧挨晋阳湖,在那时晋阳湖的水质干净又透明,当年作为金胜镇武装部部长的爷爷每年会组织镇里的民兵举办横渡晋阳湖的比赛,奶奶说,正值壮年意气风发的爷爷也是博得过头筹的人。说起到这些的时候,奶奶昏黄的眼珠里也流出了温柔细腻的光。
爷爷1975年下乡干活
二、80s-90s:农村城镇协调发展历程
80年代,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巨变的年代,邓小平同志提出要进行改革开放后,无论是中国的农村还是城镇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乡村历程
自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同年,中国各地农村都进行了相应的改革。1979年10月,小岗村打谷场上一片金黄,经计量,当年粮食总产量66吨,相当于全队1966年到1970年5年粮食产量的总和。同样的丰收结果也出现在城北村。然而尽管当时如此丰硕的改革果实摆在人民面前,也仍然抵不住社会上一些质疑的声音。从1958年人民公社化以来,在关于农村的一些记录文字中中,“包产到户”是个出现频率很高的词汇,也是常被质疑和批判的。1980年5月31日,邓小平同志在一次重要谈话中公开肯定了小岗村"大包干"的做法。邓小平同志的公开支持向社会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农村改革势在必行。
1982年1月1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正式出台,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此后,中国政府不断稳固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使广大农村地区迅速摘掉贫困落后的帽子,逐步走上富裕的道路,中国因此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用世界上7%的土地养活世界上22%人口的奇迹。
1978年城北村民实行分田单干,区别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公有制,在农村进行的改革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史上的头一遭。面对这样大动作的改革,农民的心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姥爷说,他们当时所有的农民得知能自己拥有土地,按照自己的需要种相应的东西,能吃饱了,都高兴地不得了,生产积极性上来了,收成一年比一年好了,在满足温饱的情况下将多余的粮食卖出,农民口袋里有自己的零花钱了,生活条件好了,每个农民脸上、心里都是喜洋洋暖和和的。农民可以在自己分得的田地上种任意的产物,之前的田地里大片的芦苇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水稻,农民只需要交纳一定的农业税即可。农村经济从此快速发展,村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体现在方方面面,农民收入从之前的五六百到改革开放后的一千多块钱;从改革前粮食不够吃,要将大米换成小米谷子等满足温饱到现在的今天可以吃白面明天可以吃大米;从原来只能种菜到现在按照自己需要自产自销,积累的一定的财富,相比之前人民公社的平均主义,人们有了更高的生产积极性,从而提高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农村的经济搞上来了,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从5、60年代人们穿的都是补丁衣服到80年代几乎没有了有补丁的衣服;从之前家家都是自己做衣服穿到了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人们开始买衣服穿;从以前口袋里没有钱到改革开放后兜里有五毛一块的零钱再到 80 年代随身装着十块左右的零钱……农民不仅吃得饱穿得暖,口袋里有钱,住房问题也得到了改善。82年姥爷自己找人盖了新房子,他清楚的记得,新房子一共花了三千块钱。对比当下千万买房,大城市地价疯狂暴涨的情况,农民当时买房盖房的花销真是“小巫见大巫”了。改革开放后带来的变化不仅是满足了人们的自然欲求,而且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乐趣。80年代中期,姥爷紧跟潮流买了中日合资生产的电视,从此,姥爷家过上了可以看黑白片的日子。可以说,农民开始慢慢富了起来。到90年代末,城北村的自然增长率逐年上升,已从五十年代的五百号人增长到九百号人。
92年妈妈在农村小院(82 年姥爷家修的新房子)
二十年前家里的电器
市镇历程
如上文所提,农村经济的恢复发展,导致农民开始富起来,于是也带动了储蓄经济的发展与壮大。据奶奶描述,到90年代的时候,光金胜镇的农村信用社的存款已达到几百万。较50年代,数目是成倍在增长。
80年代信用社合照
然而城镇经济的恢复绝不仅仅靠农村,随着开放的脚步走进,1989年取消了粮票制度,“市场经济”在一众喧哗中引进。无论是农村还是城镇的生产,开始根据人们的需求来进行,其实普通百姓是不晓得什么是资本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的,他们只关心自己的生活在什么样的制度下能过得更好,显然,连百姓都认为较之相较计划经济下的死板,市场经济下的生产更加灵活。经济发展保证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保险在这一阶段兴起,90年代,奶奶的工资单里有了一部分的保险支出,此时,奶奶的工资也涨到了四百多。就奶奶的话说,自打改革开放后,这道儿是越修越宽,日子是越过越好。
80年代姑姑加入信用社需要获得的工作证
工业化历程
朋友的爸爸姓梁,今年五十大几了,是原化肥厂的一名老维修工,游走在各个车间之中,在83年入化肥厂之前曾在太钢集团干了十多年,直到08年才到化肥厂退休。
太原化肥厂
太原化肥厂,简称化肥厂,位于金胜镇中部,在50年代在全国一五计划热潮中建立,是较早的一批国有企业,在从开始到20世纪如此长的一段生产时间中,一直是以高能耗来获取发展。据梁叔叔描述,化肥厂当年是在苏联人的帮助下建立的,生产所用的机器都是苏联人设计的,当年的技术设备基本都沿用到了现在,在各方面相当的不独立。太钢与化肥厂都作为老牌国企,生产模式,生产制度,管理制度并没有什么不同,在叔叔口中,都用的是是“老一套管理制度”来形容厂里的制度,具体指的就是车间主任说了算,车间书记负责一些小事情组织开会等,整个工厂分为车间,班,组等,基本上事情是领导说了算,但是职工可以通过每个星期,每个月召开的小组会、全厂大会等提出自己建议。叔叔特别强调了当时管理制度的、人性化的一面。严苛体现在:1、会频繁的召开安全会,因为化肥厂有许多危险的化学有害药品,所以要特别跟工人普及这方面的知识。2、对进厂工人的着装要求严格,绝对不可以穿钉鞋,不可以穿任何可以摩擦起火花的服饰,且必须带安全帽,火器严禁带入等。3、焦化厂的回收车间因为危险会有解放军把手,非相关人员不能进入。同时,人性化的一面又体现在:1、对女同志非常照顾,因为某些药品对人体危害很大,女同志在非常时期可以不进入厂区工作 2、给出入危险厂区的工人额外的伙食(粮票,肉票等)补贴和提前退休的资格。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制度发展历程中,总会有一丝不和谐的声音。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党里,军队都派出了代表入住厂里,车间不再是车间主任说了算取而代之的是军代表党代表,厂里提拔是不看业绩的,而是会考量你家庭的政治面貌,经济条件等等。不过好在这样的时期已经不复存在,它所造成的后果我们也一直在弥补。据悉,化肥厂效益最好的时候是在83年左右,作为全国重化工能源基地,化肥厂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也挑起了一份担当与责任,那个年代厂里的工人待遇好工资高,梁叔叔当时的工资大概在一百零几左右。在80年代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之后,改变了原来的管理性质,对国有企业放松了一定的管理,开始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生产者发展。
三、21世纪初到现在:绿色发展与城市化
进入21世纪,中国又重新开始了一个崭新的面貌,无论是从经济上加入全球化潮流,还是科技上成功发射神舟飞船,亦或外交上是加入WTO和举办国际峰会等等,无不体现着中国在一步步实现着她的伟大复兴梦。这样的变化与成就不仅出现在国际舞台上,也发生在我家乡的小镇上。
农村历程
2006年国家正式取消农业税,这对农民是一种极大的解放,从古至今实行了几千年的农业税的取消了!取消的原因和影响都是多方面的,例如,原因之一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的发展,已经不需要靠大量收取农民的税来满足国库,而对于农民的影响则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同时,随着近年来城市的不断变化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金胜镇作为一个拥有十四个村子的小镇紧跟市政府的步伐,一步步进行城中村改造。2016年2月17日,城北村的城中村改造正式启动,于2016年10月15日整村全部拆除完毕,2017年4月,地款全部发放完成,共拆除了241家院子,搬迁了430户村民将近1300口人。
2017 年金胜镇管辖村之一的新村近期城中村改造公告
城北村正式开始拆除
新村址南靠蒙山大街,西临新晋祠路,北接奥体中心。城中村改造后,村民将隶属居委会管理而不再是村委会。城北村整村搬迁拆除的目的是为了响应市政府的号召,作为“晋阳湖改造”项目中的重要的一环,村干部和村民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了这个任务。
城北村拆迁前和后对比图
城北村改造文件
城北村所处位置图
晋阳湖改造预计在2019年完成,城北村这块旧址将被改造成一个湿地公园配合整个晋阳湖改造项目运作。据姥爷讲述,在此过程中,有许多村民有很大的心理障碍,有的是觉得地款给的不够,有的是村民含着泪说不想离开自己祖辈生活的家乡。姥爷的小院是第一个拆除的,妈妈姨姨他们都是在那里出生、长大、出嫁的,村里的小院是他们情感的寄托。我不是在那里长大的,只是在童年的暑假里去那里玩耍,去田野里采穗,去小溪边淌水,晚上抱着西瓜坐在院子里看星星。村里的生活是悠然恣意的。直到现在姥爷还时常和我说起村里怎么怎么样,总觉得那是他们永久的一个家。尽管村民们开始有些不情愿,但在村干部等人的悉心开导之下,村民们总算全都想通,“舍小家顾大家,希望晋阳湖可以发展的更好”正是村民们心中最想说的话。
美丽的晋阳湖(现图)
晋阳湖(现图)
市镇历程
在金胜镇生活了将近一辈子的奶奶对着这里有着比家乡还浓烈的情怀,山西人民厚实、淳朴、善良的品性由衷的打动着奶奶,太原,金胜,已经成了奶奶永远的家。“山西百姓是真的好。”奶奶如是说。
太原市信用社成立 50 周年照片
工业化历程
由于化肥厂一直是以高能耗为投入,且在生产中对环境破坏严重,今年屡有冒黄烟等现象发生,生产落后同时耗费大量人力,也是出于响应晋阳湖生态改造的目的,为了金胜镇更绿色、协调的发展于2010年左右被阳煤集团收购,2012年,这个在这里驻扎了半个世纪的污染厂终于搬迁,搬到了清徐,同时进行严格的环境排放治理。在化肥厂建厂到搬迁的半个世纪中,严谨,负责,勇于奉献、忠于职守的工匠精神也在工人们身上流传。他们身着普通的工衣,但内心却闪耀着金色的光芒。
化肥厂现状
总之,在一代代人民的不断奉献中,金胜镇将会将城市沿革的道路越走越好。没有什么可以击退有着坚决强毅的信念,只要秉持初心,相信不久之后,在万众一致努力下,原来的“南郊区”将会变得一片富足与美丽。
活动总结和历史感悟
“探索的旅程不在于发现新大陆,而在于培养新视角。”
在初闻这句话的时候,我并没有真正了解它的本意。在经历了这一系列对家乡的探索和对周围历史发掘过程后,我深深地体会了这句话的含义。在刚开始知道这个比赛的时候,它并没有触动我,因为我觉得自己身边的历史实在是太少了,家里既没有抗日英雄,也没有可以追溯的家谱,因而发现历史并将其书写成文实在是太困难了。然而在听完孙博士来我们学校进行演讲后,我被打动了,从而决定参加这次比赛。孙博士说,其实每个人都是生活在历史中的。只要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探索。
这次活动的主体部分是在国庆期间完成的。在国庆期间我用一上午时间整理出我要探索的大体方向,并针对不同的采访者列出了相关的一些问题。在刚开始准备的过程中,我头脑中并没有一个清楚地关于写作的脉络,因为我并不知道采访者能给我提供什么信息,在与采访者进一步交流的途中,写作的脉络一步步清晰地显现出来。在准备好问题的当天下午我便前往奶奶家对奶奶率先进行了采访,采访了大概一个小时后回家整理线索,在事前联系好同学父亲之后,与同一天下午六点左右对叔叔进行了采访。最后在晚上八点左右对姥爷进行了采访。第二天,我又用了一下午的时间完成了本次写作的初稿,在不断地修改完善的过程当中,发现了许多第一次采访中忽略,或者有新的研究点的东西,因此在之后的一段时间我又断断续续的联系了奶奶和姥爷,向他们寻求进一步的线索。在整个过程中,给我启发最大的便是以一个全新的视角看待周围的人事。而我因此从中获得了无与伦比的感受与启迪。
一、拉近了和家人之间的距离。
比如在采访奶奶的时候,虽说是和奶奶一起居住过几年,但还是第一次和奶奶如此的促膝长谈。以前从未有过对奶奶工作的概念,也并不知道奶奶原来如此的“潮流”,还能紧跟市场经济的步伐,更从未有过对金胜镇从五六十年代至今的城镇发展历史的总体认识。而就是在这样的一次采访中,让我建立起对奶奶的另一种认识,一种绝不同于普通祖母慈祥、和善、不谙世事的认识。奶奶是活在“变化”中的,同样,在采访姥爷的时候,那种活在“变化”中的感觉也在姥爷身上也体现的淋漓尽致。更让我惊讶的是,一个几近七旬的老人对儿时、对土地、对家乡的记忆竟是如此的深刻,让我深深的感受到“经历”在人身上磨过得痕迹是无论怎样都无法抹平的。
二、让我重新对课本知识巩固加深。
比如在和奶奶交流的过程中,当聊到贷款给集体的时候,我问了奶奶一个非常有悖于知识、很可笑的问题,我问奶奶“在六十年代有钱的农民会自己买拖拉机么?”奶奶笑着说:“那个年代全是集体化生产,都是人民公社,农民都没有地,为什么要自己花钱买拖拉机种集体的地啊。而且国家也不允许农民个人买拖拉机。”我幡然醒悟,明明在课本上明确的学习过在六十年代国家实行的是集体经济,实行的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国家怎么会允许个人拥有拖拉机这样对农业生产起很大作用的生产资料呢。通过这次的经验教训,让我重新对课本知识有了实践性的认识,可以避免以后再犯类似的低级错误。更好的“学以致用”。
三、培养了采访、交际、整合信息等各方面能力。
这次的实践活动除了让我对身边的人有了更深的了解之外,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和素未蒙面的朋友爸爸的一次交谈后所得到的财富,由于时间和距离的不便,整个采访过程是通过电话完成的。在采访之前,由于对朋友的爸爸完全不了解,所以内心非常的忐忑,但是在叔叔亲切、详尽地娓娓道来之下,我通过这位在化肥厂工作了几十年的老工人的视角对化肥厂有了一个简单的认识。与此同时,更使我感受到人与人之间同根同源的亲切,我想这次的经验对于我以后进行相似的活动时一定是帮助颇丰的。但是在之后反复听取录音寻找更多信息的时候,我发现在采访过程中我是有许多不足的,没有一个完整的采访过程,也没有得体的采访技巧,或者说,那样的录音也许不算采访,只能算是聊天的记录罢了。那么在以后如果有类似的活动时,我想我会更加注重采访的完整性、礼貌性和技巧性,争取做得更好。
四、对身边甚至是更长远,更复杂的历史有了新的认识——在发展中寻找脉络,不断更新历史。
在整个活动的筹备工作中,我从无从下笔、无从开口、无证可循到一步一步得确定探究主题、寻找素材、进行采访工作、再到最后的整理成文。在这个过程中,我一次又一次的突破我自己,这次的探究活动除了让我从对家乡历史一无所知到了解了乡镇的发展概况之外,更让我刷新了对自我本身的认识。那就是只要想做,就一定可以。
在活动之余我一直试图揣摩本次大赛的意图,在初始参赛的时候,我并没有真正体味到这样一个活动的意义,认为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写作大赛,然而在一步步的完全融入进这样的探究中,整合出一段段分层、多角度的金胜镇发展历程史的时候,它让我对整个家族,整个金胜镇,甚至是整个社会或是国家的历史有了一个全新的想法,就像斯塔夫里阿诺斯在撰写《全球通史》的序言中所说的——新世界需要新史学。同样的,在中国高速发展的新时代,上至国家,下达家族,都需要不断去发掘身边的新历史,从而让我们更好的了解身边的变化,并从中寻找出现的问题,然后解决,我想这便是本次历史写作大赛真正想要让我们明白的东西吧。
历史就像一面镜子,照亮着无数个我和你,不断砥砺前行。
本文是首届“燕园杯”中学生历史写作大赛特等奖原创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